高水縣建于一個丘陵平壩之上,一條河從縣城邊上流經,和護城河相連,在古代形成了防御設施。
此時縣城的城墻早已經是拆除。
只有這護城河給留了下來,成為了縣城污水排放的天然溝渠。
陳元慶來縣城,是為了找上一個合適的地方開設春井酒坊。
縣城每隔上幾天時間,也是會逢場的。
到時候,不僅僅附近鄉民會進城,隔得很遠的鄉民也是會進城,可是比鄉里趕集熱鬧。
在縣城開上一家店,面向的客戶群體將會更多,能夠輻射更大范圍的市場。
縣城的銷售量將會是一個鄉的數倍之高。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由,當消費者在看到春井酒坊在縣城有店鋪,可以提升他們對春井酒坊的品牌認知度。
到時候人們心里面會有一個天然的認知:人家能在縣城里開店,肯定實力強。
所以,陳元慶來了。
此時個體戶人數已經接近五百萬,在小縣城里面,已經有大量的個體戶存在。
成為個體戶,那么自然就得要有店面。
不大的小縣城里面,陳元慶想要找上一家不錯的店面,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楊啟明看著老舊的街道:“店就開在這里???”
在楊啟明眼中,這條木制建筑的街道是老舊的,一點都不好看。
但是對于陳元慶而言,卻是覺得這條街道很是有歷史意義。
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,各個城市為了所謂的建設現代化城市,將那些古建筑街道紛紛的給推掉,建成鋼筋水泥。
城市成了鋼筋水泥構建而成的叢林。
陳元慶:“在這開店的話,還挺是不錯的,人來人往的。北門這邊來的人,基本上都是在這邊來買東西?!?br/>
“然后在東門外那邊再是開上一家,那么整個縣城市場,基本上都是給覆蓋住了。”
陳元慶:“二姐夫,你兄弟要是有興趣的話,看他是想在北門開店還是東門外開店,盡早的給上一個答復?!?br/>
如果沒有陳元慶,那些親朋大概率的,將會老老實實的在家里面種地。
等到九十年代城市化浪潮徹底的開始啟動,農村人大量出外打工,他們也會跟隨著大流去往城市打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