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半段,東南亞經濟都處在飛速發展時期,GDP常年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。
經濟快速的增長,普通民眾自然也是能夠得到好處。
切身的體會就是賺錢變得容易,只要想賺錢,隨隨便便就能夠找到工作或者發財的機會。
賺錢容易,那么消費欲望自然就變強。
東南亞市場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,而且離我國又是這么的近,對于我國的企業來講,屬于出口第一站。
如果這么近的市場都不能夠拿下,那真的拿一塊石頭撞死算了。
“出口東南亞的話,我們在當地沒有合作商,只能夠找國內有貿易資質的公司?!?br/>
但這類貿易公司,顯然不可能去幫助北辰工業在海外去拓展市場。
項娜:“我覺得我們可以去參加廣交會。通過廣交會這個平臺,先獲得訂單之后,再是通過有進出口資質的外貿公司把貨物出口出去?!?br/>
廣交會全稱是進出口商品交易會,最開始舉辦于1957年,每年春秋兩季在羊城舉辦。
從七十年代全年成交額首次突破十億美元,到現在眼看著就要突破百億美元的大關。
去年,廣交會全年交易額是億美元。
今年肯定能全年破百億大關。
陳元慶腦子里面,對于廣交會的印象自然有,有刷到過相關新聞。
畢竟,廣交會是外貿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風向標”。
從這里能夠看出國際市場的需求是強勁還是疲軟,對于企業來講,這些數據都可以做上一些參考的。
市場疲軟的時候,就別想著不斷擴大產能了。
逆市場操作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夠進行操作的,小心出現資金斷裂。
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,可從來都沒有人去吸取教訓。
不只是上了牌桌的才是賭徒,“賭徒”存在于任何的地方。
當心里面想著“賭”一把的時候,大概率就要輸的時候。
十賭九輸!
“廣交會啊!”
廣交會的資料,還是很好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