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青在地上刨了一陣,在骨頭風華的頭部又找到一件玉器。
“這是頭上插的玉簪?”泉哥見到玉器說道。
唐青卻糾正道:“在商朝的時候,這玉器叫做玉笄。
到了后期逐漸演變,才被叫做玉簪。”
【這是古代人扎頭發的簪子!】
【這小孩身份不簡單,扎頭發居然都用的是玉簪子?!?br/>
【我還真是好奇,這小孩是什么身份?
他怎么會成為陪葬品?】
【已經過去兩千多年,想找到原因簡直太難,更何況還是一個小孩?!?br/>
【最主要還是古書上沒有任何記載?!?br/>
唐青撿起發簪擦拭干凈,“商朝是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期。
玉器在這一時期被賦予了宗教、禮儀和身份象征的功能。
而玉簪作為發飾器件,主要用于來固定發髻。
但是發簪常見于貴族或者祭祀場合?!?br/>
“玉簪在那個時代是身份地位的標志。
我們在以前出土的古代貴族古墓里,就常見玉簪作為陪葬品?!?br/>
“而且部分玉簪,還可能參與古代祭祀的活動相關。
比如以前出土的玉刻神獸紋飾,它就象征著溝通天地,用于祭祀是最合適的?!?br/>
“古籍《周禮》上記載,貴族用“笄”(也就是發簪)區分身份。
“天子用玉,諸侯用象牙,士大夫用骨68?!?br/>
可見玉簪在當時代表的是絕對的地位?!?br/>
【按照古先生這么分析,這個小孩難道是杞國的天子?】
【不可能,一個杞國的天子,怎么可能被拿來陪葬。】
【如果真的是天子陪葬,這在古代都是大事,肯定會有相關史書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