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位教授愣了愣,然后齊刷刷的看向古先生。
他們沒有想到唐青都認識,在征求古先生認可,唐青到底有沒有讀對。
【唐青有這么厲害嗎?所有的銘文都認識!】
【唐青是把兩個教授都給比了下去,你們看兩教授都我有點蒙。】
【唐青不會是隨便念,其實他是不認識?】
【我覺得唐青應該是全部認識?!?br/>
古先生笑道:“唐青翻譯的銘文都是對的,一字不差?!?br/>
兩教授同時對唐青豎起大拇指,“年輕人厲害!
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優秀,看來我們是老了?!?br/>
唐青謙虛道:“兩位教授謙虛了,我也只是約懂一二,正巧碰上?!?br/>
古先生說道:“時間有限,大家就別客氣。
此鼎中銘文的意思,專門記錄了此鼎的容量、重量、鑄造時間、鑄造人和地方。
這種記錄手法,在古代都是很常見的?!?br/>
【我覺得古代的這種做法挺好,沒有造假和豆腐渣工程的出現。】
【我也覺得挺好,誰出錯就砍誰的腦袋,看你還敢不敢造假。】
【這是古人的一種工匠精神,現代人是做不到的?!?br/>
禰教授又搬來一個太牢鼎,“古先生,這上面也有銘文,你給看看!”
古先生則說道:“唐青,還是你來看!”
兩位教授對視了一眼,他們明白古先生是有意培養唐青。
唐青接過太牢鼎看了一圈,“此鼎銘文的意思是“昌陵明堂供鼎改隸延陵永始三年”。”
古先生假裝拿過鼎看了一眼,“唐青,挺厲害?。?br/>
一個字都沒有認錯。”
古先生接著說道:“這個鼎的銘文就有意思了。
之前我就說過,漢成帝劉驁曾經修過兩座陵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