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老這時笑呵呵的看著唐青,“唐青,你這熹平石經花了多少錢買的?”
“300塊!”唐青老實的回答道。
“小伙子厲害,只花300塊就把國寶買了回來,真是撿大漏了?!?br/>
“熹平石經可是無價之寶,小伙子眼力真好,功底深厚?!?br/>
“熹平石經可是石經之祖,小伙子眼力好,運氣也好?!?br/>
“沒有想到,民間真的還流落有平熹石經,小伙子這次立大功了!”
老者們都在夸獎唐青,宋老則含笑的點了點頭。
唐青瞬間明白宋老之前板著臉,完全是故意。
宋老是做給其它人看,并不是生唐青的氣。
宋老知道唐青撿漏,一般都撿大漏,所以才有剛才的這么一出。
而古一鳴說的古老生氣,肯定也是假的。
只是古一鳴和唐青考古的表現確實差,古老和宋老要找一個理由堵住別人的口。
所以才有古一鳴帶唐青去撿漏。
兩人撿一個大漏,讓其它人刮目相看,也改變了對唐青的看法。
熹平石經是夏國歷史上,最早的官方定的儒家經典雕刻石。
它是東漢熹平四年著手開始雕刻,總共歷時了9年才雕刻完成。
當時是由著名學者蔡邕、楊賜等人提議,再由漢靈帝下詔書批準雕刻的。
在東漢的時候,儒家經典文學主要依賴手抄本。
當時的文字傳誤花樣眾多。
而且各家學派也對經文的解釋,出現嚴重的分歧。
而熹平石經的出現,旨在統一了當時的經典文本。
糾正了當時的學術混亂,確立了官方統一的標準。
在當時的古代,總共雕刻了46塊石碑石經。
而且每塊石經碑高約3米,寬1米。